茶的味道

溽暑时节,又读汪曾祺。书中两篇写茶与茶馆的文字,越读越有味道。

先生在文中说,抗日战争时期,他在昆明住了七年,几乎天天泡茶馆。是先生在联大读书时日子悠闲自在吗?是联大的课业轻松自在吗?还是那时昆明的茶馆与别处不同,更能吸引人?这些猜测而今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这"几乎天天泡茶馆"的日子,此刻的确让人羡慕不已。

先生还说,泡茶馆有这样一些好处,可以养人浩然正气,可以出人才,可以接触社会。"联大的学生上茶馆并不是穷泡,除了瞎聊,大部分时间都是用来读书的。联大图书馆座位不多,宿舍里没有桌凳,看书多半在茶馆里。联大同学上茶馆很少不夹着一本乃至几本书的。不少人的论文、读书报告,都是在茶馆写的……我就是把考卷拿到茶馆里去,答好了再交上去的。"在茶馆里读书写字答卷,此情此景想象起来,别有情致。

另外一篇写茶的文中,先生说,他喝的茶很杂。看他所写,我遂想起家乡人喝了一辈子的砖茶。

顾名思义,砖茶之名取其外形方正似砖块,连厚度都相差无几。这种茶不是散叶,而是硬邦邦的很瓷实的一整块,零星取之,颇是费事。所以,勤劳的妇人,细心的男人,买回砖茶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将它捣碎。老家有一只胖墩墩的敞口圆肚的碓臼,父亲每次都会把整块的砖茶饼扔进去,捣碎,然后装进茶叶罐里。说是茶叶罐,不过是一只罐头瓶而已。

家乡人饮茶,需沸水,茶叶一撮儿,咸盐一撮儿。老家有方圆七十余里的盐湖,出产的咸盐洁白胜雪,颗粒又大。每户人家都备两只或者三只暖水瓶,一只装白开水,另外的都装茶水。每家每户暖水瓶里的茶并不是一模一样的颜色和味道,有的色深,有的色浅,有的味浓,有的味淡,有的滚烫,有的刚刚好。不过,就算是再热的三伏天,也没有人家喝凉茶。邻居闲坐,一盏茶,一段闲话。白天如此,晚上也如此。晴天如此,雨天也如此。心情好的时候如此,心情差的时候也如此。亲友来访,更是缺不了好饭一顿,好茶一碗。

砖茶单喝是单喝的味道,与别的吃食搭配起来,则是另外的味道。农忙时,妇女们常会多炸一些油饼或者馓子,下地回来的正午,或者午睡醒来的空当儿,热茶泡饼,一家人吃得津津有味。吃饱了,喝足了,身体也充满能量,再次回到庄稼地,一口气干到天黑。而今生活好了,过去少见的奶茶也频频露面了。奶茶泡炒米,又是一种吃法,简单省事。

在家乡的很多大城市,不少市民还会用一屉烧麦一壶热茶开启美好的一天。故乡的砖茶茶汁清心提神,生津止渴,暖人御寒,化滞利胃……砖茶如药,多喝大有裨益。数百年来,浓香可口的砖茶与奶、肉并列,是西北各族人民的生活必需品,还被誉为"中国古丝绸之路上神秘之茶、西北少数民族生命之茶".

茶,可以在家里喝,也可以在院子里喝。可以一个人喝,还可以与三五朋友一起喝。现在的生活节奏很快,朋友们偶尔小坐,想叙叙旧,聊聊天,也多选择餐馆。天气晴暖的时候,也有选择烧烤摊儿的,很少有人泡茶馆。泡茶馆这种消闲雅致的生活方式,倒是为不少文艺青年所爱。我曾受邀与三五好友到一家名为"咖啡爱上茶"的茶馆去怡情养性。据说店家是一位诗人,诗歌写得一绝。茶馆布置清新淡雅,极具审美趣味,确实是诗人的特质。

我爱茶。茶树只是生长于天地间的一棵草木,然而,它是一棵浸透了天地灵气和自然精华的草木。小小的茶叶上,有阳光雨露,有岁月风尘,更有指尖的温柔和光阴的深情。

自古以来,爱茶之人多如牛毛,而茶的品类也数不胜数:大红袍、碧螺春、铁观音、西湖龙井、六安瓜片、信阳毛尖……叫人目不暇接,同样让人浮想联翩。不少文人墨客为茶这一小小草木,写下了动人诗篇。不光有"俗人多泛酒,谁解助茶香"的无心比较,还有"一饮涤昏寐,情思爽朗满天地;再饮清我神,忽如飞雨洒轻尘;三饮便得道,何须苦心破烦恼"的钟情溢于言表,更不必说"一碗喉吻润,二碗破孤闷,三碗搜枯肠,惟有文字五千卷。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的神仙享受了。

汪曾祺先生曾说:"你很辛苦,很累了,那么坐下来歇一会,喝一杯不凉不热的清茶,读一点我的作品。"读书与喝茶,都算得上是清高文雅的事。茶要细品,书要慢读——

于我,茶,像是一卷厚重的史诗,是一幅绝美的画卷,是一首细细品味回味悠长的诗歌……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