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进入腊月,总能闻到空气中飘散的香味。
腊月最沁人心脾的,是腊八粥的香味。腊八粥给我的记忆,有一份眷眷如丝的亲情。母亲熬粥的时候,先把不易煮烂的红豆、绿豆、花生、莲子下锅,用大火煨煮,待它们开花笑了,再加入糯米、小米、栗子、青菜。粥沸腾后改为小火,不急不躁耐心地熬着,为防溢出,将锅盖敞开一道缝。锅内咕嘟咕嘟地欢快歌唱,让孩提时的我感到心里暖意融融。刚出锅的腊八粥热气腾腾、粒粒晶莹、香气四溢。而这,更让我体会到了熬腊八粥的幸福。
腊月最令人回味的,是腊梅的香味。腊月的一个午后,我经过离家不远的街角。一阵暗香飘浮过来,我信步随风进入一个院落。这是一幢老房子前的院落,看着墙角盛开的腊梅,我一下子来了精神,好似遇见多年不见的故友,心境顿时清雅起来。林逋在《山园小梅》中写道:"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在这玉琢银装的日子里,读着被誉为千古咏梅的绝唱诗句,不会觉得辛劳与疲惫。懂得欣赏是一种享受,何况是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腊月最勾人魂魄的,是腊肉的香味。食腊是很多中国人的传统,因为腊味的天性是抗寒抗湿的,特别适合在阴冷的冬日里吃。所以,很多地方都是一到过年,就必吃腌腊食品。虽然做法多种多样,但殊途同归,追求的都是一个热气腾腾。这种神奇的食物,制作的时间必须在冬天。在冷飕飕、阴丝丝的腊月,晾制成的腊味,品质最高,口味最佳。当这些历经了天寒地冻的腊肉、腊肠、腊鸭、腊鱼被烹饪之后,却又变成了餐桌上释放最多热量的一道暖菜,这其中的反差引人深思。
中国的腊味,既为"烟熏腊",又为"香蜜腊"."烟熏腊"是指腊肉或腊肠,在风干前都经历了烟熏的过程。用些谷壳木屑的就能熏,熏的时候还需加点儿陈皮之类的香料。这样做出的腊味,有种令人感动的烟火气。尤其是腊鱼,熏过之后肉质紧实,但仍不失细腻,吃的时候是典型的重口味做法──先蒸、后烤,再加辣椒和豆豉煎炒,一入口,便可令昏昏欲睡的味蕾清醒过来。相比"烟熏腊"的烟火味,"香蜜腊"更多地洋溢着酒味和花香味,味道也更甜更润。
在外漂泊的游子,夹一块从老家带来的香软欲滴的腊味,轻轻一咬,一切的乡愁和苦闷都会像一股滚烫、浓稠、香滑的肉汁喷进喉咙,继而沁人心脾,舒服绝伦。悠悠乎,飘飘然。年固然吸引着我们,但最令人回味悠长的,或许还是腊月里那些迎候年的日子。这些日子,让年的内涵更亲和、更丰满了。所以,腊月的香味,就是亲人的味道,家的味道。它总能触动游子内心最柔软的地方,给人力量与抚慰,让他们无论走到哪里,都对故乡魂牵梦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