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几年前,我遇到过一件头痛的事:邻居家的女孩子每天晚上练小提琴,吱吱扭扭,不成曲调。可是她的父亲是位乐团指挥,不管女儿有无兴趣和天分,反正得练琴。于是每天晚上我都痛苦不堪地强迫自己欣赏蹩脚音乐会,任什么事也干不成,好在神经还算坚强,终于挺了过来。
几年过后我参加一家出版社的座谈会,突然见到那位邻居的女孩子也在会议上忙碌,当然,她早已亭亭玉立,是一位大姑娘了。一问,才知道她毕业于某所大学的中文系,现在当编辑。再问她小提琴的事,她一笑,说早不拉了,不感兴趣。
后来我搬了家,楼下一对医生夫妇是我的同龄人,他们有一个大眼睛的女儿,同时还有一架“星海”牌钢琴。
于是我重新恢复到强行欣赏音乐会的精神状态,每天听着叮叮咚咚的琴声,以及小姑娘不耐烦时的高声叫喊,还有各种幼稚美妙的曲子。
夏天的傍晚,我带着自己的小女儿在楼下打羽毛球,邻居的小姑娘闷在屋里练钢琴,她们各自朝着自己喜爱的游戏目标发展,这一切本来很正常,也很平静。
可是有一天当我单独见到小姑娘,问她喜欢不喜欢钢琴时,她的大眼睛里放出愤怒的光,恶狠狠地冲我说:“我讨厌弹琴。”
她不会打羽毛球,也不会去和院里的孩子们玩沙土、疯跑、跳包,她仿佛命中注定要和钢琴为伍,小小年纪,却显得老成持重,我甚至觉得她已经不会笑。钢琴对她的压力太沉重了!
我想起那位拉小提琴拉进了中文系的姑娘,还想起钢琴进入中国家庭之后对孩子的巨大压力,难道音乐真的重要到可以取消孩子童年欢乐的地步吗?何况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音乐教育,只是为了遥远的期待,或是父母亲一厢情愿式的定向培养。
这些年“神童”出现太多,使我们每一对年轻的父母都产生某种错觉:自己的孩子就是神童。于是,父母喜欢音乐的,让孩子学弹钢琴,学拉小提琴;倾心文学的,让孩子大量背诵唐诗宋词;热爱体育的,则小足球排球乒乓球一通乱买;盼望出国留学的呢,自然要让自己的小宝贝尽快尽早地掌握一门外语了。
凡此种种,其实真苦了孩子。
他们失去了童年,这是代价。一个没有童年的孩子,心理上自然不会健康,换言之,是病态儿童,像我那位大眼睛的小邻居一样。
最近读到国外一篇文章,专门谈及这一点。文章说道:语言天才、数学神童、运动奇葩,固然光彩耀目,父母也同享荣耀。可是真正对孩子有所帮助的,却是那些平淡而不引人注目的德行:诚实、宽恕、高尚的心灵,廉洁正直、慷慨大方、富有同情心和能够自律等。
由此可见,别对自己的孩子期待过高,也别把自己未遂的人生目标强加给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