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的河读后感

易乐摘抄整理的北方的河读后感(精选16篇),供大家参考,大家一起看看吧。

北方的河读后感 篇1

北方的河奔腾不息的,汹涌澎湃的贯穿了他的生命。

在他一个北方的小伙子身上,我体会到了雄浑、勇敢、无畏、热情、坚定、硬朗,我吸纳着他的力量,我感到他粗壮的血管里奔腾不息的血液在流淌,亦如他所爱的北方的河。北方的河,用粗放的水土把他浦养成人,在不觉之间把勇敢和深沉、粗野和温柔、传统和文明同时注入了他的血液

他虽然有过苦难的过去,有过迷茫的徘徊,但是在当他的身躯与精神完全融入北方大河的过程中,他以一个不屈服于挫折困难的战斗者的姿态重现出现在读者面前,是北方的河给了他重生的力量。

在小说里,作者也写了他和她。他们擦肩而过,只是曾经遇到过,然后又各自沿着自己的轨道继续前行,并没有因为遇见过什么人,经历过什么事而停留、改变。可能他们注定就是这个样子的,各自有着各自的方向。但是,作为她而言,在内心深处肯定有过比较、衡量的,最后做出了自己的选择。我们完全没有理由说她的`选择是错的,因为每一个人肯定会根据自己的情况作出自己的判断和选择。这种选择自有其道理,任何人都没有理由批评、指责。当然,他也没有,他只是默默地祝福她。我认为,他做得对。

你的疼痛深切,我当然不能理解,为什么我们离得远了,其实一直是近在眼前,是呵,我就是我,我不能变成你,就算你在那儿独自苦斗,我也只能默默地注视。

北方的河,我顺流而下,躲过沙洲暗礁,越过荆棘浪口,或者带着坚毅与果断顺额尔齐斯河北上,勇敢驶入北冰洋,或者怀着执着与热情乘黑龙江东流,去拥抱蔚蓝色的太平洋。我就是我。

北方的河是幻想的河,是热情的河,是青春的河。

北方的河读后感 篇2

用了两个晚上的时间看完了《北方的河》,本来睡眠就不太好的我真不应该在夜深人静的时候看这样一部作品,弄的我昨晚差点再次失眠。套用周杰伦对费玉清的那句恭维,“能把纯文学的东西演绎的这样传神,真的就只有他(张承志)了”。小说以第三人称的口吻开始叙述,主人公曾是一名知青,后在新疆大学读完汉语言专业后,意识到虽然论文可以打5分,但是并不意味着适合作一名语言学者,因为受到好友颜林身为地理老师的父亲的影响,决心该行研究地理,回到北京报考著名地理学家,曾留学牛津大学人类学专业的柳先生的研究生。这部作品其实和张的其他作品一样,带有强烈的自传性质,小说中反复出现的黄河、湟水、额尔奇斯河、无定河、永定河、黑龙江都成了作者抒发豪情壮志的对象,在作者心中这些彻夜流淌奔腾不息的河流其实是中华民族的的“伟大象征和代表”,小说的主人公虽然有过的过去,有过迷茫的徘徊,但是在当他的身躯与精神完全融入北方大河的过程中,他以一个不屈服于挫折困难的“战斗者”的姿态重现出现在读者面前,是北方的河给了他重生的力量。

这是一部激发人奋进向上的小说,这是一部几乎没有情节,通篇采用“意识流”般的时空交错写法的小说,这是一部洋溢着强烈浓郁时代气息的小说,这是一部令你看完之后渴望回到上个世纪80年代那个青春澎湃,昂扬着无穷生命动力的激情年代的小说。

感谢你,张承志,让我这个周末可以分享到你曾经的别样青春,那些生生不息奔腾不止的北方河流,一定会为冲破坚冰的阻力,为我的内心开辟出一道真正属于自我的精神航线,并且指引着我顺流而下,躲过沙洲暗礁,越过荆棘浪口,或者带着坚毅与果断顺额尔齐斯河北上,勇敢驶入北冰洋,或者怀着执着与热情乘黑龙江东流,去拥抱蔚蓝色的太平洋。

这是我读完《北方的河》的一点肤浅想法,我不会写文学评论,更没有资格评点前辈,虽然语句不通,措辞生硬,思想肤浅,但是如果大家能抽出一点时间,读读这本不到十万字的小书,我的愿望就达到了。

北方的河读后感 篇3

最近正在读张承志的《北方的河》,一部被为诗的小说。正如题目所示,描写的是祖国北方的四大雄浑的河DD黄河、无定河、湟水、永定河。不失诗的赞誉,贯穿着他一贯的文风,大气而有力量,深沉雄厚的语言描绘着同样雄浑的河。

王蒙在《大地和青春的赞礼》中评价这是一首刚强滚烫的歌,一份鼓舞人心的精神,真切,燃烧着眼珠。

闪闪发光的河,横穿在“黄土冒”中,滚着浑厚的黄土的气息,便是母亲河:黄河。我想该是全书中最值得品味的一段吧。读着那北流不息的晚霞烧红了的赤铜水般的黄河,不觉想起了曾经课本里精读的那篇他的文章《汉家寨》,一种强烈的喘息震撼着人心,酷似那苍凉广阔中的坚守,像万顷铁石一般激荡着什么;那《心灵史》中哲合忍耶回民干涸阔土中的信念的追求,执着而沉重。一种无形的力量埋藏的“他”心中,激荡在黄河岩石间激起的白浪中。

他和她的心灵的触动,点缀着黄河的雄浑。我喜欢他对黄河“父亲”的.比喻,拥有“母亲”河的包容孕育,而有多了父亲特有的庇护与力量,是一种无形的支持,无言的承托。像是责任,像是拼搏,孕育着永远向前拼搏的豪迈。他十年前与今日两次横渡黄河的无畏与挑战,在“父亲”的“庇护”下再登彼岸。今日入水的一瞬,她相机下“咔”的定格,一条落满红霞的喧嚣大河汹涌着菱角分明的大浪,一个半裸的宽臂膀男人正张开双臂朝着莽莽的巨川奔去。像是怒吼,像是皈依。

“父亲”般雄浑庇护的黄河,领着北方厚重的一条条河,叙说着一代人的热情。长江,在这里是不适宜的,她显得太单薄,太瘦小了。卷着泥沙,狂吼着奔向大海,黄河,庇护着代代青年,奋勇向前。

北方的河读后感 篇4

《北方的河》我反反复复看了三遍,一直想写点什么,却总觉得无从下手。这不是一部一般意义上的小说,故事情节并不是它的核心,如果你以情节的跌宕起伏去要求它,审视它,你很可能会失望。整部小说都洋溢着一股青春的激情,宣扬的是一种对人生理想坚忍不拔、矢志不渝的追求,它更像是一首雄浑大气的诗,像是一个满怀对生命的赤诚的青年的心灵语录,字里行间跃动着苍茫而又典雅、高贵而又朴素的美。作者不厌其烦地以饱含激情的`笔调抒发着“他”(小说中的主人公)对北方的河深沉而又热烈的爱,这种爱仿佛与生俱来,每一条北方的河出现在“他”面前时总会让“他”心潮澎湃、激动不已,“他”认为黄河就是自己的父亲。

小说的主人公――“他”,是一位新疆大学的毕业生,学的是汉语言文学专业,却对人文地理极为痴迷,因此一门心思要考地理系的研究生,并一再强调“我一定要考上”“我一定会考上”自信得近乎偏执。“他”本来是要去延川看“插队”的同学但上错了车,在车上邂逅了一位《摄影艺术》杂志的女记者(小说中的“她”),二人一起去了黄河、湟水,彼此间产生了爱意,却不是终成眷属,最后那位女记者嫁给了“他”的一位好友。如果要说故事,这便是故事的梗概,但这并不是整部小说的重心,真正的重心是“北方的河”这个意象及其背后蕴藏的巨大象征意义。

繁复浓重的心理描写和抒情,让我们体味到北方的河在主人公心目中的分量是多么重,北方的河所代表的诸多优良品格深深地烙在了“他”的心里。“黄河,额尔齐斯,湟水,无定河和永定河;阿勒泰和巍巍大山,黄土高原的沟壑梁峁,新栽的青杨树林,以及羊群和马群,漂浮的野花,彩陶的溪流,铁青的河漫滩――都携带着热烈的呼啸一拥而至。”是的,那一条条北方的河已融入了“他”生命里,甚至在梦中,“他”都在呼喊“黑龙江”的名字,“他”梦见自己在林海雪原上穿行,“他”梦见黑龙江解冻了,“他”梦见自己在朗诵那为北方的河写就的完美诗篇。

那一条条滚滚奔流的北方的河,教会了“他”执着、坚韧、勇敢、朴素和宽容,让“他”也像一条奔腾的河流般从不因任何艰难险阻而改变自己的流向,永远奔涌向前,奋斗不息。北方的河造就了“他”,让“他”兼有青春的执拗和桀骜,“他”不甘心去干一份计生办的工作,而是执着地要去考人文地理的研究生,那是“他”生命的理想所在,“他”愿意为之付出自己一生的精力。“他”孝敬自己的母亲,“他”从没忘记作为一个长子所应肩负的家庭责任,责任和理想在“他”的心头有同样的分量。“他”在爱情的紧要关头主动放手,不是因为“他”不喜欢“她”,也不是因为“她”已和“他”的好友产生爱情,而是因为这不是“他”所渴望的爱情,“她”毕竟还不了解“他”。对生命理想的追逐注定要让“他”在一条又一条的大河间奔波,注定要让“他”承受许多的艰难困苦,而“她”实在太累了,“她”需要有块“岩石”靠靠,而这些都不是“他”所能给予的。所以“他”放手了,“他”以北方的河的沉静、含蓄、宽容的品格来要求自己,让“她”去寻自己的真爱,并不吝给“她”最美好的祝愿。正如徐志摩所言:“我将于茫茫人海中寻访我唯一灵魂之伴侣,得之,我幸;不得,我命,如此而已。”他们之间虽然有爱情,那个光着膀子在火红晚霞下横渡黄河的男人(“他“)不仅定格在了“她”拍的那张照片里,也永远定格在了“她”心里,但理想和追求的不同却毕竟让两人无法成为彼此灵魂之伴侣。“他”期待的是一个会心甘情愿跟着自己从一条大河跑向另一条大河,是一个可以与之共同踏过河岸上丛生的荆棘的姑娘。

那一条条北方的河是“他”心中精神的圣地,不容亵渎,“额尔齐斯河是坚强、忠诚和敬重诺言”,对爱情不忠,对他人不忠的人不配提到额尔齐斯河。“他”是一个有理想有追求的大学生,更像是一位普普通通的北方汉子,“他”朴素地恪守着北方的河那优良的品格,对抗着尘世间的失败、鄙夷、痛苦和背叛,“他”说:“我感谢你,北方的河,你用你粗放的水土把我哺育成人,你在不觉间把勇敢和深沉、粗野和温柔、传统和文明同时注入了我的血液。你用你刚强的浪头剥着我昔日的躯壳,在你的世界里我一定将会变成一个真正的男子汉和战士。”

在“他”身上,你会找到保尔・柯察金的影子,你会读出《老人与海》里的那位老渔夫,你会为“他”身上如《平凡的世界》里孙少平一样坚韧、朴素的气质而产生深深的共鸣。“他”和保尔・柯察金、孙少平一样都是不折不扣的男子汉,他们都能坚韧地面对生命中的苦难,他们都能勇敢地横渡生命的暗流,他们都能为理想而执着不屈地奋斗,他们向我们呈现了一种源于生命本身的富于野性的美,当下这种美正慢慢地被侵蚀和瓦解。

通读整部小说,你会感受到一种东西在心中蔓延,它紧紧攫住了你的心,那是一种关于生命、精神和理想的东西,它有一种青春的热烈,它是那么的丰富,那么的强健有力,那么的不可遏制。它让我们正视内心那片早已被世俗和喧嚣占领殆尽,几近荒芜的精神的绿地,让我们错愕和震惊,让我们愿意检点一番心灵的荒芜而重新踏上追逐生命理想的征途。

我禁不住想到“人怎么活着才是有意义”这个亘古恒新的话题。我依然不知道确切的答案,只是对那北方的河一样的苍茫古朴而又绚丽多姿的生命历程多了许多向往。因为我还年轻!正如小说中所说:“肉体可以衰老,心灵可以残缺,而青春――连青春的错误都是充满魅力的。我就是我,我的北方的河应当是幻想的河,热情的河,青春的河。”

北方的河读后感 篇5

北方的河奔腾不息的,汹涌澎湃的贯穿了他的生命。

在他一个北方的小伙子身上,我体会到了雄浑、勇敢、无畏、热情、坚定、硬朗,我吸纳着他的力量,我感到他粗壮的血管里奔腾不息的血液在流淌,亦如他所爱的北方的河。北方的河,用粗放的水土把他浦养成人,在不觉之间把勇敢和深沉、粗野和温柔、传统和文明同时注入了他的血液

他虽然有过苦难的过去,有过迷茫的徘徊,但是在当他的身躯与精神完全融入北方大河的过程中,他以一个不屈服于挫折困难的战斗者的姿态重现出现在读者面前,是北方的河给了他重生的力量。

在小说里,作者也写了他和她。他们擦肩而过,只是曾经遇到过,然后又各自沿着自己的轨道继续前行,并没有因为遇见过什么人,经历过什么事而停留、改变。可能他们注定就是这个样子的,各自有着各自的方向。但是,作为她而言,在内心深处肯定有过比较、衡量的,最后做出了自己的选择。我们完全没有理由说她的选择是错的,因为每一个人肯定会根据自己的’情况作出自己的判断和选择。这种选择自有其道理,任何人都没有理由批评、指责。当然,他也没有,他只是默默地祝福她。我认为,他做得对。

你的疼痛深切,我当然不能理解,为什么我们离得远了,其实一直是近在眼前,是呵,我就是我,我不能变成你,就算你在那儿独自苦斗,我也只能默默地注视。

北方的河,我顺流而下,躲过沙洲暗礁,越过荆棘浪口,或者带着坚毅与果断顺额尔齐斯河北上,勇敢驶入北冰洋,或者怀着执着与热情乘黑龙江东流,去拥抱蔚蓝色的太平洋。我就是我。

北方的河是幻想的河,是热情的河,是青春的河。

北方的河读后感 篇6

最近正在读张承志的《北方的河》,一部被为诗的小说。正如题目所示,描写的是祖国北方的四大雄浑的河DD黄河、无定河、湟水、永定河。不失诗的赞誉,贯穿着他一贯的文风,大气而有力量,深沉雄厚的语言描绘着同样雄浑的河。

王蒙在《大地和青春的赞礼》中评价这是一首刚强滚烫的歌,一份鼓舞人心的精神,真切,燃烧着眼珠。

闪闪发光的河,横穿在黄土冒中,滚着浑厚的黄土的气息,便是母亲河:黄河。我想该是全书中最值得品味的一段吧。读着那北流不息的晚霞烧红了的赤铜水般的黄河,不觉想起了曾经课本里精读的那篇他的文章《汉家寨》,一种强烈的喘息震撼着人心,酷似那苍凉广阔中的坚守,像万顷铁石一般激荡着什么;那《心灵史》中哲合忍耶回民干涸阔土中的信念的追求,执着而沉重。一种无形的力量埋藏的他心中,激荡在黄河岩石间激起的白浪中。

他和她的心灵的触动,点缀着黄河的雄浑。我喜欢他对黄河父亲的比喻,拥有母亲河的包容孕育,而有多了父亲特有的庇护与力量,是一种无形的支持,无言的承托。像是责任,像是拼搏,孕育着永远向前拼搏的豪迈。他十年前与今日两次横渡黄河的无畏与挑战,在父亲的庇护下再登彼岸。今日入水的一瞬,她相机下咔的定格,一条落满红霞的喧嚣大河汹涌着菱角分明的大浪,一个半裸的宽臂膀男人正张开双臂朝着莽莽的巨川奔去。像是怒吼,像是皈依。

父亲般雄浑庇护的黄河,领着北方厚重的一条条河,叙说着一代人的热情。长江,在这里是不适宜的,她显得太单薄,太瘦小了。卷着泥沙,狂吼着奔向大海,黄河,庇护着代代青年,奋勇向前。

北方的河读后感 篇7

北方的河给予作者的是一种精神力量,额尔齐斯河给予的是坚强、忠诚和敬重诺言,黄河给予的是父亲一样的深沉而又猛烈的爱,永定河给予作者的是耐性和沉静,黑龙江给予的是新的希望新的动力……北方的河教会了作者怎么样生活、怎么样过有意义的人生。他感谢北方的河,“你用你粗放的水土把我哺养成长,你在不觉之间把勇敢和深成、粗野和温柔、传统和文明同时注入了我的血液”。他带着不同河流赋予的精神力量开始着人生。知青年代,被下放到新疆支边,变幻莫测的命运使自己学会了坚强、忠诚,才能熬过荒乱的岁月,就是额尔齐斯河的精髓支撑着他的信念,从此他也开始喜欢上了河流。

后来,一个偶然的错误来到了黄河的青羊坪,他迷上了黄河,就是这样的迷恋,他放弃了了学校安排的工作,转专业考人文地理的研究生。为了参加研究生考试,他再次来到黄河实地考察,这次他感受到了黄河像是父亲一样托浮着他,“黄河,一曲永恒的关于父与子的音乐”。他感受到一种雄浑的生命力,粗野而古朴,充满青春之活力,他横渡黄河,他相信自己能改变命运,能寻求自己想要的人生。来到湟水,一个破碎的彩陶罐和一片郁郁葱葱的青杨树,这是他们那个时代的青年人的生活的预示,苍凉古老的黄土高原是那个苍白无力的社会,生的欲望强烈的树林是那个时代青年人的强烈青春热情,“世上的事情多么拗人心意啊,生活也常常是这样残缺”。永定河的耐性和坚韧使他明白怎么样在这样苍白的社会中坚韧的生活下去;而黑龙江赋予他如雨后春笋般的希望,永远前进,不断进步。

北方的河给予他的是幻想青春和热情,“你用你刚强的浪头剥着我昔日的躯壳,在你的世界里我一定将会成为一个真正的男子汉和战士”。

北方的河读后感 篇8

《北方的河》是张承志继《黑骏马》之后的又一部成功之作。作品曾获1984年《中篇小说选刊》优秀中篇创作奖。《北方的河》是一部主观抒情的小说,有人也把它叫作“心态小说”。《北方的河》几乎没有故事,是以主人公“我”的意识流向构成情节的。作品首先向我们展示的是一个浩大的空间――黄土高原,黄河和永定河的汇合处。黄河是“北方的河”的伟大象征和代表,黄河孕育了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北方的河”是我们民族的、历史的、文化的象征物。10多年前,“我”第一次来到黄河,黄河给了“我”父亲般的尊严和慈爱,得到过它伟大力量的赐予。当“我”再次扑入那被“晚霞烧红了的赤铜水般的黄河”,“我”又一次感受到了黄河父亲的博大和宽广,也暗示着“我”在辽阔的、奔流不息的黄河寻到了“我”的根。

作品成功地塑造了“我”的形象。他有过苦闷的迷惘,有过痛苦的反思和真切的顿悟。作品中,他已经以奋斗者的姿态出现在我们的面前,他要不顾一切地向生活挑战,向新的人生目标冲刺。他”不甘心平静的生活,决心报考人文地理的研究生,在考察中与她相遇,互相倾慕,“他”回北京为获得准考证而四处碰壁,在永定河边,“他”懂得了坚忍顽强。准考证终于获得了。临考前夜。“他”梦见了黑龙江,“他”与滚滚而下的满江缤纷冰流一起前进,作品把北方大河和主人公的行踪贯穿起来,象征性的表现了年轻一代的坎坷经历和追求。

作品采用主观抒情的笔法,结构上采用“意识流”式的时空交错的方式。作品开场的时间是现在,“现在”在跳跃地发展,“过去”不时地以现在时态回闪。人物经历的每一事件,人物心理的每一活动都好似一组组分镜头被匠心独运的作者剪辑得贴切得当。蒙太奇手法交叉运用,使读者必须紧紧抓住人物的行踪――外在的、内在的,当读者把握了作品的节奏,跟上“他”的意识流动,便会全身心地融入作品中,把“他”变成了“我”,“我”变成了“他”,思维的跳动、记忆的回闪丝毫没有零散之感,仿佛被一条无形的线穿缀成一幅绚丽的画册。

读《北方的河》一文,深感其中的深邃,旷远,博大,恢弘,深深感动于其中奋力前行的勇气和信心。是什么力量使他如此不顾一切地为之奋斗追求?是什么力量使他永远坚信着自己的努力与其必然的结果?这是一部青春的赞歌!他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青春的灼热,诠释着青春所有的内涵。

北方的河读后感 篇9

用了两个晚上的时间看完了《北方的河》,本来睡眠就不太好的我真不应该在夜深人静的时候看这样一部作品,弄的我昨晚差点再次失眠。套用周杰伦对费玉清的那句恭维,“能把纯文学的东西演绎的这样传神,真的就只有他(张承志)了”。小说以第三人称的口吻开始叙述,主人公曾是一名知青,后在新疆大学读完汉语言专业后,意识到虽然论文可以打5分,但是并不意味着适合作一名语言学者,因为受到好友颜林身为地理老师的父亲的影响,决心该行研究地理,回到北京报考著名地理学家,曾留学牛津大学人类学专业的柳先生的研究生。这部作品其实和张的.其他作品一样,带有强烈的自传性质,小说中反复出现的黄河、湟水、额尔奇斯河、无定河、永定河、黑龙江都成了作者抒发豪情壮志的对象,在作者心中这些彻夜流淌奔腾不息的河流其实是中华民族的的“伟大象征和代表”,小说的主人公虽然有过的过去,有过迷茫的徘徊,但是在当他的身躯与精神完全融入北方大河的过程中,他以一个不屈服于挫折困难的“战斗者”的姿态重现出现在读者面前,是北方的河给了他重生的力量。

这是一部激发人奋进向上的小说,这是一部几乎没有情节,通篇采用“意识流”般的时空交错写法的小说,这是一部洋溢着强烈浓郁时代气息的小说,这是一部令你看完之后渴望回到上个世纪80年代那个青春澎湃,昂扬着无穷生命动力的激情年代的小说。

感谢你,张承志,让我这个周末可以分享到你曾经的别样青春,那些生生不息奔腾不止的北方河流,一定会为冲破坚冰的阻力,为我的内心开辟出一道真正属于自我的精神航线,并且指引着我顺流而下,躲过沙洲暗礁,越过荆棘浪口,或者带着坚毅与果断顺额尔齐斯河北上,勇敢驶入北冰洋,或者怀着执着与热情乘黑龙江东流,去拥抱蔚蓝色的太平洋。

这是我读完《北方的河》的一点肤浅想法,我不会写文学评论,更没有资格评点前辈,虽然语句不通,措辞生硬,思想肤浅,但是如果大家能抽出一点时间,读读这本不到十万字的小书,我的愿望就达到了。

北方的河读后感 篇10

北方的河奔腾不息的,汹涌澎湃的贯穿了他的生命。

在他一个北方的小伙子身上,我体会到了雄浑、勇敢、无畏、热情、坚定、硬朗,我吸纳着他的力量,我感到他粗壮的血管里奔腾不息的血液在流淌,亦如他所爱的北方的河。北方的河,用粗放的水土把他浦养成人,在不觉之间把勇敢和深沉、粗野和温柔、传统和文明同时注入了他的血液

他虽然有过苦难的过去,有过迷茫的徘徊,但是在当他的身躯与精神完全融入北方大河的过程中,他以一个不屈服于挫折困难的战斗者的姿态重现出现在读者面前,是北方的河给了他重生的力量。

在小说里,作者也写了他和她。他们擦肩而过,只是曾经遇到过,然后又各自沿着自己的轨道继续前行,并没有因为遇见过什么人,经历过什么事而停留、改变。可能他们注定就是这个样子的’,各自有着各自的方向。但是,作为她而言,在内心深处肯定有过比较、衡量的,最后做出了自己的选择。我们完全没有理由说她的选择是错的,因为每一个人肯定会根据自己的情况作出自己的判断和选择。这种选择自有其道理,任何人都没有理由批评、指责。当然,他也没有,他只是默默地祝福她。我认为,他做得对。

你的疼痛深切,我当然不能理解,为什么我们离得远了,其实一直是近在眼前,是呵,我就是我,我不能变成你,就算你在那儿独自苦斗,我也只能默默地注视。

北方的河,我顺流而下,躲过沙洲暗礁,越过荆棘浪口,或者带着坚毅与果断顺额尔齐斯河北上,勇敢驶入北冰洋,或者怀着执着与热情乘黑龙江东流,去拥抱蔚蓝色的太平洋。我就是我。

北方的河是幻想的河,是热情的河,是青春的河。

北方的河读后感 篇11

最近正在读张承志的《北方的河》,一部被为诗的小说。正如题目所示,描写的是祖国北方的四大雄浑的河DD黄河、无定河、湟水、永定河。不失诗的赞誉,贯穿着他一贯的文风,大气而有力量,深沉雄厚的语言描绘着同样雄浑的河。

王蒙在《大地和青春的赞礼》中评价这是一首刚强滚烫的歌,一份鼓舞人心的精神,真切,燃烧着眼珠。

闪闪发光的河,横穿在黄土冒中,滚着浑厚的黄土的气息,便是母亲河:黄河。我想该是全书中最值得品味的’一段吧。读着那北流不息的晚霞烧红了的赤铜水般的黄河,不觉想起了曾经课本里精读的那篇他的文章《汉家寨》,一种强烈的喘息震撼着人心,酷似那苍凉广阔中的坚守,像万顷铁石一般激荡着什么;那《心灵史》中哲合忍耶回民干涸阔土中的信念的追求,执着而沉重。一种无形的力量埋藏的他心中,激荡在黄河岩石间激起的白浪中。

他和她的心灵的触动,点缀着黄河的雄浑。我喜欢他对黄河父亲的比喻,拥有母亲河的包容孕育,而有多了父亲特有的庇护与力量,是一种无形的支持,无言的承托。像是责任,像是拼搏,孕育着永远向前拼搏的豪迈。他十年前与今日两次横渡黄河的无畏与挑战,在父亲的庇护下再登彼岸。今日入水的一瞬,她相机下咔的定格,一条落满红霞的喧嚣大河汹涌着菱角分明的大浪,一个半裸的宽臂膀男人正张开双臂朝着莽莽的巨川奔去。像是怒吼,像是皈依。

父亲般雄浑庇护的黄河,领着北方厚重的一条条河,叙说着一代人的热情。长江,在这里是不适宜的,她显得太单薄,太瘦小了。卷着泥沙,狂吼着奔向大海,黄河,庇护着代代青年,奋勇向前。

北方的河读后感 篇12

最近正在读张承志的《北方的河》,一部被为诗的小说。正如题目所示,描写的是祖国北方的四大雄浑的河DD黄河、无定河、湟水、永定河。不失诗的赞誉,贯穿着他一贯的文风,大气而有力量,深沉雄厚的语言描绘着同样雄浑的河。

王蒙在《大地和青春的赞礼》中评价这是一首刚强滚烫的歌,一份鼓舞人心的精神,真切,燃烧着眼珠。

闪闪发光的河,横穿在黄土冒中,滚着浑厚的黄土的气息,便是母亲河:黄河。我想该是全书中最值得品味的一段吧。读着那北流不息的晚霞烧红了的赤铜水般的黄河,不觉想起了曾经课本里精读的那篇他的文章《汉家寨》,一种强烈的喘息震撼着人心,酷似那苍凉广阔中的坚守,像万顷铁石一般激荡着什么;那《心灵史》中哲合忍耶回民干涸阔土中的信念的追求,执着而沉重。一种无形的力量埋藏的他心中,激荡在黄河岩石间激起的白浪中。

他和她的心灵的触动,点缀着黄河的雄浑。我喜欢他对黄河父亲的比喻,拥有母亲河的包容孕育,而有多了父亲特有的庇护与力量,是一种无形的支持,无言的承托。像是责任,像是拼搏,孕育着永远向前拼搏的豪迈。他十年前与今日两次横渡黄河的无畏与挑战,在父亲的庇护下再登彼岸。今日入水的一瞬,她相机下咔的定格,一条落满红霞的喧嚣大河汹涌着菱角分明的大浪,一个半裸的宽臂膀男人正张开双臂朝着莽莽的巨川奔去。像是怒吼,像是皈依。

父亲般雄浑庇护的黄河,领着北方厚重的一条条河,叙说着一代人的热情。长江,在这里是不适宜的,她显得太单薄,太瘦小了。卷着泥沙,狂吼着奔向大海,黄河,庇护着代代青年,奋勇向前。

北方的河读后感 篇13

第一次知道《北方的河》这部小说,是前段时间网上课程《文学欣赏与批评》时听武汉大学的陈国恩教授讲到的。知道它的作者――张承志,也是第一次。以前我不知道有这么一个人。我也第一次知道了张承志写的另一部小说、后来拍成了由腾格尔主演的电影的《黑骏马》。我没有读过《黑骏马》这部小说,也没有看过《黑骏马》这部电影。教授对《黑骏马》分析的比较多,对《北方的河》分析的不多。但我记住了他讲的一个细节:在《黑骏马》这部小说,作者把草原当成母亲来看待,写出了母亲、的伟大,而在《北方的河》这部小说里,作者把黄河看成父亲。我们常常把黄河看成是母亲,说它是母亲河,孕育了几千年的中华文明,却很少有人把它比喻成父亲。因此,我产生了读读这部小说的想法。

利用几个晚自习辅导的时间,到今天为止,终于断断续续地读完了《北方的河》。小说是用A4纸打印的,正反面,共57页,不算长。小说的情节也不算复杂,说的是一个曾在新疆下乡插队的知青“他”,在下乡插队期间喜欢上了北方的河,额尔齐斯河,黄河,湟水,无定河……他曾经横渡黄河去找自己的同学。他观察、研究这些河流,用心感受河流。这些河流或沉静,或奔放,或温柔,或热烈,都在他的心里留下了无法抹去的印象,更准确地说,这些河流在他的心里、灵魂刻下了深深的烙印。后来,他考上大学,学习的是汉语言专业,被分配到一个单位做了宣传员。但他没有去报到,而是带着对北方的河的热爱和深情,再一次去探访那些河流。他甚至还决定考地理学专业的研究生――因为他太爱那些河了。他再一次横渡黄河,但右胳膊肌肉拉伤。他考查黄河、湟水、无定河、永定河,既是更加深刻地了解这些河流,更加深刻地感受这些河流的性格和情感,也是为自己的研究生考试准备论文。为了考上地理学的研究生,他自学地理学专业的书籍,自学日语,翻译外国地理着作。他深深地爱着北方的河,他把黄河看成是父亲(注:他从小就失去了父亲),小说里处处是他对河流的感受。为了这些河流,他克服诸多困难要考研究生;为了这些河流,他甚至放弃了对他抱有好感的喜好摄影的姑娘;为了这些河流,他满怀热情地写了一首诗――很长时间才写完,他还觉得不满意,因为感觉没有写出那些河流的真正内在的东西。小说最后,写的是他在考研前一天晚上做的一个梦:他看到了渴望已久的黑龙江,看到了黑龙江化冻,看到了等待自己的姑娘。而第二天,他就要进入考场,那个曾经对他有好感的姑娘也要和他的同学举行婚礼。

读完这部小说后,给我印象深刻的有三个方面:一是,作者通过主人公“他”的所感所思、所想所说,对额尔齐斯河、黄河等北方的河的性格、特点以及“他”对这些河流的情感的描写非常细致,很有感染力;二是,“他”的人生道路、性格受到河流的影响,不肯屈服于命运;三是,以“他”、爱摄影的姑娘和他的同学徐华北为代表的青年人,对现实的不满及其努力抗争,并最终赢得了属于自己的。当然,最深刻的还是主人公对北方的河的热爱和深情。当一个人对某个事物、某个事情产生兴趣,并发自内心地热爱的时候,他就会为之付出全部的努力,即使遇到千般苦、万般难,也不会退缩。《北方的河》的主人公就是这样的一个人。这种精神是我应该学习的。

《北方的河》的主人公对河流的炽爱,特别是他把黄河看成是父亲,不知道能不能把河流看成他的信仰?或许,作者在这部小说里是否透露自己在寻找信仰?能回答这个问题的,恐怕只有作者本人吧。我们只能猜测而已。

北方的河读后感 篇14

《北方的河》是张承志继《黑骏马》之后的又一部成功之作。作品曾获1984年《中篇小说选刊》优秀中篇创作奖。《北方的河》是一部主观抒情的小说,有人也把它叫作“心态小说”。《北方的河》几乎没有故事,是以主人公“我”的意识流向构成情节的。作品首先向我们展示的是一个浩大的空间――黄土高原,黄河和永定河的汇合处。黄河是“北方的河”的伟大象征和代表,黄河孕育了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北方的河”是我们民族的、历史的、文化的象征物。10多年前,“我”第一次来到黄河,黄河给了“我”父亲般的尊严和慈爱,得到过它伟大力量的赐予。当“我”再次扑入那被“晚霞烧红了的赤铜水般的黄河”,“我”又一次感受到了黄河父亲的博大和宽广,也暗示着“我”在辽阔的、奔流不息的黄河寻到了“我”的根。

作品成功地塑造了“我”的形象。他有过苦闷的迷惘,有过痛苦的反思和真切的顿悟。作品中,他已经以奋斗者的姿态出现在我们的面前,他要不顾一切地向生活挑战,向新的人生目标冲刺。他”不甘心平静的生活,决心报考人文地理的研究生,在考察中与她相遇,互相倾慕,“他”回北京为获得准考证而四处碰壁,在永定河边,“他”懂得了坚忍顽强。准考证终于获得了。临考前夜。“他”梦见了黑龙江,“他”与滚滚而下的满江缤纷冰流一起前进,作品把北方大河和主人公的行踪贯穿起来,象征性的表现了年轻一代的坎坷经历和追求。

作品采用主观抒情的笔法,结构上采用“意识流”式的时空交错的方式。作品开场的`时间是现在,“现在”在跳跃地发展,“过去”不时地以现在时态回闪。人物经历的每一事件,人物心理的每一活动都好似一组组分镜头被匠心独运的作者剪辑得贴切得当。蒙太奇手法交叉运用,使读者必须紧紧抓住人物的行踪――外在的、内在的,当读者把握了作品的节奏,跟上“他”的意识流动,便会全身心地融入作品中,把“他”变成了“我”,“我”变成了“他”,思维的跳动、记忆的回闪丝毫没有零散之感,仿佛被一条无形的线穿缀成一幅绚丽的画册。

读《北方的河》一文,深感其中的深邃,旷远,博大,恢弘,深深感动于其中奋力前行的勇气和信心。是什么力量使他如此不顾一切地为之奋斗追求?是什么力量使他永远坚信着自己的努力与其必然的结果?这是一部青春的赞歌!他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青春的灼热,诠释着青春所有的内涵。

北方的河读后感 篇15

北方的河给予作者的是一种精神力量,额尔齐斯河给予的是坚强、忠诚和敬重诺言,黄河给予的是父亲一样的深沉而又猛烈的爱,永定河给予作者的是耐性和沉静,黑龙江给予的是新的希望新的动力北方的河教会了作者怎么样生活、怎么样过有意义的人生。他感谢北方的河,你用你粗放的水土把我哺养成长,你在不觉之间把勇敢和深成、粗野和温柔、传统和文明同时注入了我的血液。他带着不同河流赋予的精神力量开始着人生。知青年代,被下放到新疆支边,变幻莫测的命运使自己学会了坚强、忠诚,才能熬过荒乱的岁月,就是额尔齐斯河的精髓支撑着他的信念,从此他也开始喜欢上了河流。

后来,一个偶然的错误来到了黄河的青羊坪,他迷上了黄河,就是这样的迷恋,他放弃了了学校安排的工作,转专业考人文地理的研究生。为了参加研究生考试,他再次来到黄河实地考察,这次他感受到了黄河像是父亲一样托浮着他,黄河,一曲永恒的关于父与子的音乐。他感受到一种雄浑的生命力,粗野而古朴,充满青春之活力,他横渡黄河,他相信自己能改变命运,能寻求自己想要的人生。来到湟水,一个破碎的彩陶罐和一片郁郁葱葱的青杨树,这是他们那个时代的青年人的生活的预示,苍凉古老的黄土高原是那个苍白无力的社会,生的欲望强烈的树林是那个时代青年人的强烈青春热情,世上的事情多么拗人心意啊,生活也常常是这样残缺。永定河的耐性和坚韧使他明白怎么样在这样苍白的社会中坚韧的生活下去;而黑龙江赋予他如雨后春笋般的希望,永远前进,不断进步。

北方的河给予他的是幻想青春和热情,你用你刚强的浪头剥着我昔日的躯壳,在你的世界里我一定将会成为一个真正的男子汉和战士。

北方的河读后感 篇16

第一次知道《北方的河》这部小说,是前段时间网上课程《文学欣赏与批评》时听武汉大学的陈国恩教授讲到的。知道它的作者――张承志,也是第一次。以前我不知道有这么一个人。我也第一次知道了张承志写的另一部小说、后来拍成了由腾格尔主演的电影的《黑骏马》。我没有读过《黑骏马》这部小说,也没有看过《黑骏马》这部电影。教授对《黑骏马》分析的比较多,对《北方的河》分析的不多。但我记住了他讲的一个细节:在《黑骏马》这部小说,作者把草原当成母亲来看待,写出了母亲、的伟大,而在《北方的河》这部小说里,作者把黄河看成父亲。我们常常把黄河看成是母亲,说它是母亲河,孕育了几千年的中华文明,却很少有人把它比喻成父亲。因此,我产生了读读这部小说的想法。

利用几个晚自习辅导的时间,到今天为止,终于断断续续地读完了《北方的河》。小说是用A4纸打印的,正反面,共57页,不算长。小说的情节也不算复杂,说的是一个曾在新疆下乡插队的知青“他”,在下乡插队期间喜欢上了北方的河,额尔齐斯河,黄河,湟水,无定河……他曾经横渡黄河去找自己的同学。他观察、研究这些河流,用心感受河流。这些河流或沉静,或奔放,或温柔,或热烈,都在他的心里留下了无法抹去的印象,更准确地说,这些河流在他的心里、灵魂刻下了深深的烙印。后来,他考上大学,学习的是汉语言专业,被分配到一个单位做了宣传员。但他没有去报到,而是带着对北方的河的热爱和深情,再一次去探访那些河流。他甚至还决定考地理学专业的研究生――因为他太爱那些河了。他再一次横渡黄河,但右胳膊肌肉拉伤。他考查黄河、湟水、无定河、永定河,既是更加深刻地了解这些河流,更加深刻地感受这些河流的性格和情感,也是为自己的研究生考试准备论文。为了考上地理学的研究生,他自学地理学专业的书籍,自学日语,翻译外国地理着作。他深深地爱着北方的河,他把黄河看成是父亲(注:他从小就失去了父亲),小说里处处是他对河流的感受。为了这些河流,他克服诸多困难要考研究生;为了这些河流,他甚至放弃了对他抱有好感的喜好摄影的姑娘;为了这些河流,他满怀热情地写了一首诗――很长时间才写完,他还觉得不满意,因为感觉没有写出那些河流的真正内在的东西。小说最后,写的是他在考研前一天晚上做的一个梦:他看到了渴望已久的黑龙江,看到了黑龙江化冻,看到了等待自己的姑娘。而第二天,他就要进入考场,那个曾经对他有好感的姑娘也要和他的同学举行婚礼。

读完这部小说后,给我印象深刻的有三个方面:一是,作者通过主人公“他”的所感所思、所想所说,对额尔齐斯河、黄河等北方的河的性格、特点以及“他”对这些河流的情感的描写非常细致,很有感染力;二是,“他”的人生道路、性格受到河流的影响,不肯屈服于命运;三是,以“他”、爱摄影的姑娘和他的同学徐华北为代表的青年人,对现实的不满及其努力抗争,并最终赢得了属于自己的。当然,最深刻的还是主人公对北方的河的热爱和深情。当一个人对某个事物、某个事情产生兴趣,并发自内心地热爱的时候,他就会为之付出全部的努力,即使遇到千般苦、万般难,也不会退缩。《北方的河》的主人公就是这样的一个人。这种精神是我应该学习的。

《北方的河》的主人公对河流的炽爱,特别是他把黄河看成是父亲,不知道能不能把河流看成他的信仰?或许,作者在这部小说里是否透露自己在寻找信仰?能回答这个问题的,恐怕只有作者本人吧。我们只能猜测而已。

为您推荐